【中國建材網】目前,木門行業發展到了瓶頸時期,在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當下,企業利用差異化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做法成為共同選擇,差異化創新對木門企業而言成為不可扭轉的趨勢。 然而,木門產品自有其內在的關聯性,無論是木門的性能、結構還是選用的材料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木門企業想要對木門產品本身進行創新突破,難度相當大。木門行業若想來一場木門大改革,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簡單,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行業的“滅頂之災”。既然不能將改革全方位滲透到木門產品中,那么“微創新”是否能成為木門行業的革新力呢?從細小處入手,出其不意,利用別出心裁的設計俘獲消費者芳心。 顧名思義,“微創新”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對木門產品的局部做出的一種改變,與真正意義上的原創稍有區別。這是中國當代社會各個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微創新”概念的提出或許并不長久,但是其在實際生活生產中卻已有時日。 今年畢業于青島大學的“小鮮肉”孟得明就是利用“微創新”來創業,并被認為是90后最靠譜的創業精英之一。他對“微創新”有一套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成功模式是:90%模仿加10%創新;而90%創新10%模仿者必死,為什么?1、中國盜版思想根深蒂固,你今天創新,明天同類產品就出現了,你創新花的時間和金錢換不來競爭力。2、中國人窮,今天不賺錢,明天就餓死了,沒時間等你慢慢創新。3、因為微創新營銷理念,騰訊百度贏了。” 木門行業運用“微創新”模式,需要讓消費者感受到木門產品之間的差異,哪怕是極小的差異,木門企業也必須做到讓消費者“看得見”。微創新在最大程度上保全了木門行業原有的發展模式不被過多的破壞,在此基礎上完成企業的逐步轉型。 但是,木門行業的“微創新”在本質上屬于懶人式的發展模式,對木門創新思維、運營機制及人才吸納等方面并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木門微創新“救”得了企業一時,卻“救”不了一世,木門企業不能完全依賴微創新,不能將微創新作為自救的良方,自救還需企業徹頭徹尾改革。 |